随着经济“战疫”全面展开,在国家层面之外,各地陆续出台或在酝酿许多“稳经济”的政策措施。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发点和预期效果大多是好的,但也有一些颇值得商榷。

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,伴随此起彼伏的房地产“救市论”,已有安徽、江苏、河南、陕西等省的十多个城市,不约而同地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房地产“救市”政策。速度之快,力度之大,声势之盛,给人以“总算逮着机会了”的感觉。

鼓吹房地产“救市论”者的理由无非是:疫情对房地产销售和土地交易造成冲击,进而影响房地产投资,加重经济下行压力,而房地产投资下行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就业——那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。

应该说,这一观点不无道理,也有数据支撑,但放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背景下综合考量,尚不足以推导出“救楼市”的结论,或者说,楼市还未到需要政府出手相“救”的时候。在此情况下就匆匆祭出救市举措,难免让人怀疑决策的合理性与公信力。

中国房地产市场已发展畸形,积聚了大量风险和矛盾,与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抵牾,这已是社会共识。畸形发展的房地产吸血实体经济,吹大经济泡沫,制造债务危机,吞噬百姓幸福,国内外的教训都很深刻。当下我们有10000条刺激楼市的理由,也同时有10001条“冷处理”的理由。这一点,从中央自2016年底首次提出“房住不炒”,其后多次重申,至今毫无动摇来看,已足以一锤定音。

诚然,大疫当前,许多行业都有扶持救助之需,楼市也不应另眼相看。但鉴于上述认识,如果疫情给房地产行业带来了难以承受之重,那么,主张“救市”者在打政府之手的主意之前,是否有必要先问问:已经从市场角度找过原因、想过办法了吗?已经在产品质量、市场定价、配套服务、成本控制等方面找不到出路了吗?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自然该救就得救;反之,也应该是该干嘛干嘛。

事实上,党的十九大以来,国家对房地产的政策基调始终未变。这次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出台系列“稳经济”政策,也着重明确了这一基调——2月19日、22日,央行通过发布2019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副行长刘国强接受采访,四天内两次强调要坚持“房住不炒”定位,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。可见决策层的态度已十分明了。而成一业还是兴百业,要一时的畸形发展,还是长远的高质量发展,从来不是个很难的选择。

所幸目前各地出台的“救楼市”政策,大多只针对供给端,少有涉及需求端。这对助长泡沫的作用有限。可见中央精神还没被个别地方决策者抛之脑后。但如果没有上述央行的及时喊话,后续剧本可能就难说了。进而,楼市再度过热,此前一段时间降杠杆、去风险、调结构、稳市场的努力前功尽弃,恐怕也非杞人忧天了。

前文说到,“救楼市”不过是众多可商榷政策举措之一种,事实上,在企业经营压力和政府财政压力之下,还有一些大的经济政策和改革计划,同样有被“打主意”的风险。一些“救市”心切的地方政府,可能打着“战疫”的旗号,在出台政策措施时浑水摸鱼,打小算盘。譬如,减税降费政策会不会踩刹车或打折扣?防治污染措施会不会留后门或做样子?金融扶持实体经济、中小微企业的政策,会不会沦为画饼?诸如此类,在疫情之前都时有所见,疫情之下提前打打预防针,显然不算多余。

其实,无论是过度房地产化、过度金融化,还是加重企业负担的高税负、乱收费,或是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发展,都是饮鸩止渴的短视行为。它能带来短期快速的眼前收益,却会透支未来发展空间,破坏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。

中央对此显然有清醒的认识与警惕,是以从疫情一开始,就对防控和其他相关工作提出了“精准施策”的要求。2月2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,再次用两个“精准”要求经济战线的“战疫”行动:“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,缓解融资难融资贵,为疫情防控、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”,“要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中小企业帮扶力度,救助政策要精准落地,政策要跑在受困企业前面”。各地在制定本地区“战疫”政策措施时,理应始终对照这些要求。

“战疫”是一场综合国力的大考,也是一场国家治理能力的大考。困难面前,各战线、各级别的决策者只有保持定力,脚踏实地,胸怀全局,放眼长远,才能带领人民通过这场考试,赢得“战疫”的全面胜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