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“一网通办”改革的年度要点正式发布:在前台将提升政务服务体验,在后台将深化业务流程再造,线上平台的改革经验将向线下政务大厅复制。这些改革任务完成后,上海政务服务金字招牌将擦得更亮,营商环境将向前再迈一大步,城市治理和行政能力将有更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变化。

记者昨天获悉,围绕深化“一网通办”改革,本市最新印发了三份文件,它们既是在政府内部的一次工作部署,也是面向公众的一份改革承诺。

用户体验升级

材料免交、审批“无人”、服务拓展——这些方面今年都在变

今年“一网通办”的改革目标被归纳为“两个转变”和“两个免于提交”。所有改革的公约数和关键词,都是“提升用户体验”。

“一网通办”的“两个转变”,一是要“从‘能办’向‘好办’转变”——让个人办事更方便快捷,让企业办事更高效、可预期;二是“从侧重行政权力事项向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并重转变”,也就是要让更多不属于审批的公共服务进入“一网通办”平台——为此,上海明确提出“一网通办”今年新接入的公共服务事项要达到500项。

要让用户感觉“好办事”,“两个免于提交”就是重要保证。“一网通办”今年要做到凡是本市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,原则上一律免提交;凡是能提供电子证照的,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。

“免提交”不是“不提交”,而是深化电子证照应用,“让数据多跑路、让群众少跑腿”。今年,全市电子证照库新增归集的电子证照将不少于500类,基本覆盖本市党政机关签发的证件、执照、批文、鉴定;同时,通过加强电子证照应用,要使它能100%覆盖政务服务事项,100%与各级政府办事窗口对接。

据记者观察,为了提升用户体验,今年“一网通办”将在服务形态上作一些有趣的尝试,特别是试点“无人政府”,确切地说是“无须人工干预的政务服务”——“一网通办”今年将针对部分办件量大、流程简易的政务服务事项,尝试用“程序逻辑”替代人工判断,实现自动办理。

既然可以“无人”,自然不用见面。在此前两年强调“只跑一次、一次办成”的基础上,今年上海“一网通办”要推动一批个人政务服务事项“全程网办”,也就是“一次都不跑”。

此外,在服务用户的“界面”上,“一网通办”也将有所提升。今年“一网通办”总门户(PC端)将推全新升级版,做优市民主页和企业专属网页,突出智能化、个性化、精准服务能力;在移动端,上海将逐步把各区、各部门各自开设的移动App,向“一网通办”App“随申办”整合,形成政务服务“掌上超级入口”。

业务流程再造

层层审批?一证一办?一审一表?——不合理的今年全要改

前台的体验提升,离不开后台的变革。今年“一网通办”将聚焦高效办成“一件事”推动业务流程再造。

“一件事”看似简单,却往往是政务服务的痛点和难点。公众眼中的“一件事”,对政府而言,往往是零散而具体的。如果让牵涉到的所有部门各自为战,企业只能是“一证一办”“一审一表”,无疑会“步步为难”。

为此,上海今年将在全市选择能若干涉及面广、办事量大、难度也大的“一件事”,重新梳理跨部门、跨层级、跨区域的业务流程,实现“一口受理、多证联办、一次办成、一步到位”。为做到“一件事一次办”,上海在解剖了流程的基础上,提出了若干个“一”:

——最初申报时,要做到办事要求、流程、条件等“一次告知”;

——递交材料时,要做到“多表合一、一表申报、一次提交、多方复用”;

——在受理环节,要做到“线上通过‘一网通办’统一受理、线下通过综合窗口一口收件”;

——在审核环节,不管涉及多少部门,要做到一家牵头、多方协同、并联审批、容缺审查;

——最终在发证环节,要实现“一口发证”。

营商环境优化

开办企业、建设工程、纳税以及更多——今年该简化的都要减

强化改革联动,优化营商环境,这是“一网通办”极为重要的使命,“一网通办”在年度计划中提出了8项相关任务。

在开办企业方面,申请人办理营业执照、公章、发票、就业参保登记、公积金等等所有事项时,均要实现“一表申请”。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方面,今年上海将全力推动相关政务服务事项在“一网通办”平台上“一口进出”,实现申请材料信息“一次提交、多次复用”。在纳税环节,上海将建立完善“办理税费申报”专栏,推动企业缴纳个税、社保、公积金等一表申报、一网办理、一次办结。

此外,在获得电力、进行不动产登记、开展国际贸易、优化执行合同、优化政府采购等方面,“一网通办”平台都将为企业提供更多便捷、高效的服务内容。总之,改革之后将让企业在办事时尽可能减环节、减时间、减材料、减跑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