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首例危重症患者昨天治愈出院。

昨天上午,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应急病房内又走出7位治愈患者,其中,68岁的老杨受到特别关注。毕竟住院时危重症,如今出院了、病人能自己站起来吗?精神状态如何?直到老杨现身那刻,这些问号有了一个让人欣喜的答案。

独自走在阳光下,根本不需要人搀扶,出院的老杨,说话中气十足,心情特别好。“感谢上海给了我第二次生命,把我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!”

“他恢复得比我们预想中还要好。”上海市新冠肺炎防治专家组成员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科主任胡必杰教授表示,虽然目前危重症患者在临床救治方面还遇到很多困难,但医生们也看到了希望,“首例危重症患者出院,大大提振了我们的信心!”

目前,上海新冠肺炎患者出院总人数已达268例。

患者回忆“生死时刻”:住院33天,10多天昏迷

老杨是湖北人,长期住在上海,为儿子看孩子。今年元旦前,他曾回湖北老家置办年货。1月9日返沪后,老杨开始身体乏力,第二天伴有发烧,接下来,他的体温越来越高,呼吸越来越困难,在医院住院三天后,病情有愈演愈烈之势。1月23日,他被转入市公卫中心。那时,他已生命垂危。

在市公卫中心,老杨前前后后一共接受了33天的治疗,其间有10多天是昏迷的!

“我住院的这些日子,最要感谢的是这里的医生、护士,不怕危险、不怕辛苦、不怕脏不怕累、认真细致——这是上海医务人员的精神!”让老杨感触最深的是,住院期间,明知他的病情重,而且新冠病毒感染性强,但医生护士照顾他的时候并没有缩手缩脚,战战兢兢。特别是,在他卧床期间,医护人员和他时常要近距离接触,因为老杨起不了床,吃喝拉撒所有的事情都由医护人员一手照料。而医护人员每天都穿着很厚的防护服,一工作就是8个小时。“但他们从上到下,没有一个拖拖拉拉、敷衍了事,真的是一丝不苟!”

如今,老杨终于可以回家和亲人团聚。临行前,他还特意卷起袖子对记者说:“看,这么长时间,我都没有生褥疮!”

“T淋巴细胞亚群CD4”指标太低,一度让医生很揪心

“刚入院时,他的情况非常不乐观。”胡必杰对这个病例记忆犹新:老杨患有多年老慢支、慢阻肺,以及乙肝、丙肝等基础疾病;营养状态也不好,白蛋白只有25;血压不稳定,低血压一度引发休克;呼吸衰竭……

还有一个指标让胡必杰特别揪心——“T淋巴细胞亚群CD4”。“在艾滋病的治疗中,当病人的这个指标低于200时,就说明免疫功能非常差。而当时老杨有多少呢?他只有91!”早期评估哪些新冠肺炎患者容易发展成危重症,正是上海诊疗救治方案中的一大特色。而“T淋巴细胞亚群CD4”,是上海用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。

经过细致的评估后,市公卫中心专家组立即启动多学科综合治疗,采取人工气道机械通气、升压治疗、抗凝治疗等一系列措施,力图让老杨的病情得到控制。

在市公卫中心,对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,实行“一人一策”。在老杨的治疗方案中,还有一点“与众不同”。在对使用抗生素有严格控制的情况下,专家组对老杨实施的诊疗方案是4个抗细菌、真菌的药物联用。这是为什么?胡必杰回答:“老杨和其他新冠患者不一样。检验发现,他的血白分高达21000,说明不仅有新冠病毒感染,还有严重的细菌感染。”

通过严密监测,积极处理,老杨逐步脱离了危险。2月4日,他顺利拔管。

危重症患者能否出院?专家慎重开会、集体作出决定

胡必杰告诉记者,危重症患者与重症患者的区别主要有两个:首先,危重症患者需要人工气道机械通气;其次,危重症患者血压很低,需要用升压药。

因此,对于危重症患者的出院标准,专家组的出院评估更慎重,院内观察时间也更长。

在市公卫中心,每一天,病房内的医生都会通过联组会议、视频连线,向专家组成员介绍病人在过去12小时或者24小时里的状态;专家组根据影像学及相关检验报告,密切关注每一个病例在治疗方案应用后的病情演变,进行综合判断;每天下午,专家组都会和相关医生一起评估患者是否符合出院标准。

目前,来自瑞金医院、仁济医院、第一人民医院、第六人民医院、第十人民医院的五个医疗组——“五大天团”都已进驻市公卫中心ICU,各小组每天上下午集中讨论病例,依据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。

在老杨能否出院这件事上,胡必杰的判断就显得很慎重。“我和他对话,觉得他中气很足,走起来步子很快。其实,他的肺功能和全身机体状态已经符合出院的条件了。但为谨慎起见,我们特意拍了一段视频,发在专家群里,让各方专家一起来判定。最后大家一致认为,他情况非常好,这才放心地让他出院。”

胡必杰还透露了一个好消息:“除了出院人数不断增加,市公卫中心的应急病房已‘撤’掉了一栋。”